如何度过币圈的垃圾时间?

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,叫做《如何度过历史的垃圾时间》。

什么是历史垃圾时间?

简而言之,就是当某段历史违背了经济规律,而个体又难以扭转局面,整体趋势看似注定失败的时刻。

比如,日本自上世纪 90 年代泡沫破灭以后经济停滞的三十年,年轻人没有机会,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遭遇了天花板。

比如,美国 1970 年到 1982 年的大停滞时期,高通货膨胀率、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。

比如,苏联 1979 年到 1989 年,甚至于持续到现在的俄罗斯。

时代的一粒灰,落在个人头上,就是一座山。

在大势面前,个人总是微不足道,巴菲特成为「股神」是因为他生在美国,投资的是美股;中国富裕阶层的崛起乘坐的是过去 40 年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;一些人靠投资山寨币 /MEME 币获得几十倍甚至更高的回报,是因为比特币上涨带动了市场情绪,带来了增量资金……

可如果整个市场或者国家都处在逆风以下,个人再努力,也无济于事。

在投资市场,「垃圾时间」显得尤为生动。

以比特币为例,大部分的涨幅集中于少数几个月,那几个月中的上涨又集中于少数几天。

如何度过币圈的垃圾时间?如何度过币圈的垃圾时间?

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Tom Lee 最近也表示,比特币每年大部分的涨幅,都是在每年的 10 天之内发生,「如果剔除一年中表现最好的 10 天,比特币实际上是负回报。」

所有的等待,只为了最关键的这十几天。

那么,身处投资市场中的垃圾时间,个人应该如何应对?

在这方面,A 股投资者或许颇有经验体会。

第一种方法,躺。

这是经济泡沫破灭后,大多数日本人选择的方式,在时代的大山之下,个人的努力,十分微不足道的,既然反抗不了,那就躺平享受,改变不了现实,就改变自己。

用币圈群友的话来说,出去淋淋雨,回归原本的生活吧,不再被 K 线所绑架,去户外踏青,去找美女帅哥约会,去和朋友相聚……

你看,无论是 Binance /OKX 等交易所都一天天叮嘱你,「Touch Grass」(出门去摸点草吧,不要再活在网络同温层里了,看看真实世界)。

如何度过币圈的垃圾时间?如何度过币圈的垃圾时间?

这个时候,远离频繁交易,定投比特币等核心资产,持有 USDT 等现金持续理财,是一件人生幸事。

第二种方法,润。

比如,90 年代的日本,大量企业选择出海,在海外缔造了第二个日本,也有不少人选择到中国淘金,在非垃圾时间的市场寻找新的机会。

投资也是一样,当 A 股处于垃圾时间,不少 A 股投资者转身投入到美股和加密市场。

2024 年,当加密市场也身处垃圾时间,投资者将注意力和流动性转向了美股。

这并不是推测,而是真实的现状,美股今年虹吸了大量加密市场的流动性,不少身价数十亿美元级别的加密富豪大手笔布局英伟达特斯拉等,收获颇丰,这也折射出另一个现状:今年币圈整体财富效应,远不及美股。

第三种办法,卷。

在蛋糕没有变大的情况,想要获得更多的蛋糕,那就只能抢别人手里的蛋糕,这就是卷,要对别人狠,更要对自己狠。

加密市场的卷,典型的属于链上 PVP 和撸毛。

对于小散户而言,链上存在着更大的机会,毕竟在交易所,你的对手盘可能是做市商、交易所和项目方,但在筹码结构相对清晰的链上,每个人都可能依靠早期参与成为主力,然后依靠忽悠群友,完成流动性退出。

只是当链上越来越卷,每个土狗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,从 1 周到 1 天,甚至到 1 个小时,这是一场更加残忍的厮杀,更别说链上的各种 MEV 机器人,专业 Rug 发行团队。

群友在线发货,够卷你就来。

最后,笔者还是要说,历史有垃圾时间,但个人没有。

根据《世界经济千年史》中的数据核算,西欧在公元第一个千年里的人均 GDP 基本没有增长;1000 年到 1500 年才有起色,18 世纪后旱地拔葱。中国第一个千年的人均 GDP 略高于西欧,但也是千年停滞;第二个千年前 900 年亦如此,最近近百年才奋起直追。

站在更高的维度回顾历史,人类在数千年中都处于「历史的垃圾时间」,生产力没有任何提高,资产没有增值,每个人、每代人的努力似乎都「白费」,如同经历一场漫长的寒冬。

历史性的大机会往往就只在一两代人手上,但每个人依然要生活,好好生活。

或许,我们已经错过了投资比特币的最佳时刻,在无法改变的当下,或许他依然是不那么差,最具性价比的选择。

最后,南宋张元干的一首词很应景:

白衣苍狗变浮云,

千古功名一聚尘。

好是悲歌将进酒,

不妨同赋惜余春。

风光全似中原日,

臭味要须我辈人。

雨后飞花知底数,

醉来赢取自由身。

活在当下,与君共勉。